12月1日,上海市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次全体委员工作会议在我校附属曙光医院举行。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服务监管处二级巡视员赵致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技术管理处副处长陈向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法规处副处长吴凌放出席。会议由上海市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沈远东主持。
陈向平致开幕词,他充分肯定了上海市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取得的成绩以及为上海标准化工作带来的荣誉。他指出了标准化工作在国际国内新形势下的重大战略意义,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颁布之后标准在服务业和社会事业领域的重要作用。他提出,要构建好标准体系,加大对标准的宣传和贯彻实施,开展对标准的实施情况评估。
吴凌放作“关于地方卫生标准工作方向的思考”主题报告。报告指出,中医药地方卫生标准工作应当着眼于中医药全行业标准化工作,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提高标准制定、修订的质量。
市中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陈正辉作中药行业协会的标准化工作情况报告,介绍了膏方定制加工、上海名牌中成药中药饮片评审、野山参团体标准等标准化工作推进实施情况。
市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桑珍作秘书处报告。报告指出,委员会目前共承担11项上海市卫生标准化预研制计划项目的管理工作,其中2018年项目3项、2019年项目4项、2020年新立项4项。自成立以来,中医药地标委平台共培育项目47项,其中发布国际标准5项,已立项国际标准9项,已立项地方标准1项,国际标准提案预备项目3项,入选上海市地方卫生标准预研制项目7项,入选国家标准化试点1项、上海市标准化试点2项,1项研究成果在ISO官网发布。出版团体标准1项,作为专家共识出版2项。
随后,《穴位敷贴服务规范》地方标准起草项目组向中医药标委会全体委员进行意见征询,各委员针对该标准草案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建设性的修改意见。该标准由中医药标委会提出,由曙光医院项目组承担,目前已顺利通过中医药标委会培育、市卫健委预研制阶段,并于今年11月成功获得上海市地方标准立项。
赵致平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中医药标委会所取得的成就。她指出,中央和地方各级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要把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落实在行动上,全方位加强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使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实现新发展,迈上新台阶。
上海市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于2012年,挂靠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是由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建,在中医药领域内,从事标准起草和技术审查等标准化工作的专业技术组织。(上海市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