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最新公告

2025年上海市勤工助学社会化项目新年慰问活动举办

发布:2025-01-27浏览量:10


124日下午,上海市勤工助学社会化项目新年慰问活动在中共四大纪念馆举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浩、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沈辉、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学生处处长丁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一级调研员赵靖茹中共四大纪念馆馆长徐雪琛,以及东华大学、上海海关学院的学工负责人等出席参加项目的东华大学、上海海关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师生代表场馆工作人员代表们一起共话“馆校协同育人、‘双新’人才助飞”工作发展。活动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沈漫主持。

活动启幕:讲述国旗故事 回顾“中共四大百年”

来自东华大学、上海海关学院的4名大学生讲解员,引领嘉宾和师生们步入国旗教育展示厅进行参观,并以其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热忱饱满的精神风貌接力讲述国旗背后的感人故事。他们富有感染力的讲解使在场参观人员深切体悟到国旗所承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传递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国旗教育展示厅参访结束后,在场人员集中观看影片《中共四大百年》节选片段,共同回顾中共四大百年征程,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源源不绝的力量。

师生慰问座谈:合力致远 协同育人

徐雪琛现场致欢迎辞,并介绍了勤工助学项目落地情况和馆校协同共育人具体举措。他表示中共四大纪念馆是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也是天然的“党史学堂”,值此中共四大召开100周年之际,期待学生们能共同参与,以实际行动为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贡献力量。

沈辉全面介绍了上海市勤工助学社会化项目开展的总体情况,以及该项目在场馆和高校紧密合作、同向发力、协同育人方面形成的工作模式。展望新年美好愿景,他希望进一步深化高校与文博场馆的合作,拓展更多类型的学习交流和实践资源,让新时代大学生为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共同推进上海高校勤工助学社会化迈向新台阶。

东华大学学生处处长、学生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秦泽峰上海海关学院学生处(学生工作部、团委)处长窦荣军表示,高校将与中共四大纪念馆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深化项目的内涵和外延,继续探索更多合作领域和形式。东华大学钱思烨同学代表学生讲解员分享了在中共四大纪念馆担任讲解员的经历与感悟。

王浩总结发言首先送上新春祝福,对勤工助学社会化项目的工作成效予以高度肯定,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希望场馆和学校要持之以恒做好项目,要充分认识到馆校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加强馆校对接,拓展合作领域和方式进一步深入探讨和优化项目运行机制;做好项目总结、回顾和展望,继续挖掘文化场馆的文化资源和教育价值,不断优化岗位设置和培训内容,提高对学生的指导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大城市、大平台、大资源的优势;要建立健全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各高校和文化场馆要共同探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加强沟通协调,定期总结经验,及时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协同育人的工作模式和方法,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他还鼓励学生们充分借助这一优质平台,多实践、多思考、多感悟,矢志成为兼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双新”人才。

座谈会结束后,王浩、丁良、沈辉、徐雪琛为4位学生讲解员代表送上新年毛绒玩偶和慰问品,充分表达来自各方的殷切关怀和激励,现场充满温馨欢快的节日气氛。

上海市勤工助学社会化项目自2023年启动以来,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由上海中医药大学牵头,逐步形成了12家文博场馆、23所高校协同合作的良好局面。高校发挥专业优势为学生筑牢知识根基,场馆则凭借其丰富多元的展品、深厚悠久的红色文化资源以及极具创新的实践岗位,为学生搭建起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的平台,实现了学校与场馆在育人需求和育人资源的高效匹配,达到了场馆和学校深度交融、双向赋能和合力育人的效果。此次新年慰问活动,也对上海市整合场馆和高校育人资源,创新资助育人工作方法进行了深度研讨。本次会议总结了“双新”人才培养方面的阶段成果,是上海市馆校协同育人“双新”人才助飞项目工作的一个新起点,为推动上海市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学(研)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