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学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和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政策,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教育卫生综合改革和教育评价改革为契机,坚持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一、深入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开展庆祝建党百年活动
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强化理论学习,做好校党委常委会和中心组学习会的计划、组织和实施,制定年度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指导意见,组织全校系统深入学习百年党史。抓实抓细教职工和医务人员运用“学习强国”平台开展理论学习工作,健全和完善“学习强国”平台使用机制,切实提升学习成效。制定年度新闻宣传计划,策划社会媒体选题,运用校报、校园网、官方微信等平台,宣传学校系统师生医务员工用实际行动迎接庆祝建党百年的先进典型。党史学习教育暨建党百年庆祝系统活动。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完成“四史”学习教育阶段性总结工作,开展学校党委系统“两优一先”评选表彰,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庆祝建党百年,大力营造共享伟大荣光、共铸复兴伟业的浓厚氛围,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青年党员演讲比赛,展现新时代青年共产党员的风采。加强理论研究,围绕建党百年开展思研会课题研究,力争形成一批优秀成果。汇编师德师风典型案例,献礼建党百年。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深化跨界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举办高质量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会第二十七届年会,提升学校学生工作影响力。制定和实施“导师团”2.0,“岐黄育人实践基地”2.0,“研究生学科组育人”方案。优化资助育人工作流程,修订资助管理条例,提升资助育人质量。促进研究生心理健康,实施研究生辅导员和导师心理赋能与提升项目,开展研究生辅导员学校心理咨询师培训,开展“澄”心助研——系列研究生辅导员和导师心理工作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举办“学四史悟初心·迎百年担使命”师生朗诵大赛。围绕党史和中医药发展史,打造迎百年原创师生话剧,向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开展“追寻红色足迹”、“走进党史故事”等庆祝建党百年社会实践。
三、发挥教育综合改革引领作用,推进实施“十四五”规划
推动教育评价改革,落实高校分类评价工作。统筹推进学校教育评价改革工作,做好我校“高校分类评价自评及数据采集上报”工作,完成我校2021年上海市高校分类评价工作。制定出台“十四五”发展规划。围绕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的建设目标,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改革和发展“十四五”规划》,择时颁布。推进实施“十四五”规划。根据“十四五”发展战略、建设目标和重大改革举措,明确职责、分工,以重点项目牵引“十四五”规划各项主要任务落实落地,做好“十四五”规划的宣传、解读和落实工作。
四、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更高质量发展
开展基于传承的卓越医生培养工程,推进师承模式贯穿本科教育全过程。继续开展“传承+”为主线的现代中医拔尖人才培养工程。深化中医学本博连读“屠呦呦班”、“沛然计划”、中医学“5+3”一体化专业等传承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跨校、跨学整合式教学平台。依托教育部“新医科”“新工科”“新农科”项目,建设以人工智能学院、康复产业学院、中药产业学院为代表的现代产业学院。探索与上海市疾控中心和附属社区共建“公共卫生实训示范基地”“全科医学实践教学示范基地”。加强学位点内涵建设,推动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完成教育部中医专业等4个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工作。启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新一轮学位授权点周期性合格评估(2020-2025年),制定评估方案。深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史、医学技术硕士学术学位及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内涵建设。积极争取药学博士、护理学硕士、生物与医药硕士专业学位等培育学位授权点。筹建上海老年大学中医大分校。根据市教委工作部署,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需要,探索我校举办老年大学服务社会的途径和方法,以创新老年教育体制机制为关键,结合学校特色开发老年教育课程,制定上海老年大学中医大分校筹建方案。
五、加强内涵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
实施重点领域成果培养计划,推动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重点布局和组织有中医药学科特点的科技成果培育计划,形成有助于推动一流中医药成果产出的新机制。按照教育部“双一流”学科建设要求,结合上海新一轮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聚焦立德树人和科学研究重点任务,围绕重点研究领域,以投入产出为绩效考核目标,推动我校“十四五”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启动新一轮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持续推进第五轮学科评估后续工作。加强科研实验平台建设,形成有助于激发创新活力的管理机制。结合科研特区建设,重点围绕共享服务管理、科研财务助理等内容,完善科研特区相关管理制度,总结有助于激发创新活力的管理机制。有序推动完善各级各类科研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实施科技资源服务与共享提升计划,持续推进高水平科研平台内涵建设。创建大学科技产业园。将大学科技产业园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探索建设新机制,制定大学科技产业园建设方案。启动大学科技产业园筹建工作,落实与奉贤区、浦东新区等有条件区域筹建大学科技产业园,构建中医药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的战略高地。实施产学研医政联合攻关。以项目成果为导向,探索科技多学科会诊(MDT)联盟建设。完善中医药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模式,推进新型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完成专家标签系统(ET)建设,加强科技人员标签化、成果信息化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加强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转让等“四技”服务。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强化中医古籍保护利用。加强全球中医药文化与创意研究中心建设,成立海派中医药文化创意专家智库,举办中医药文化研讨会、长三角中医药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论坛。加大馆藏文物藏品共享力度,建设长三角文物的数字化信息平台。加强中医古籍研究保护利用,开展相关古籍的全文识别和数据加工,完善古籍全文数据库建设,做好古籍书库和阅览室的硬件建设,加强技防管理,保护古籍安全。启动十四五期间图书馆整体改造工作,开展校内外调研,制定改造方案,建立健全图书馆发展决策机制,规范管理服务流程。
六、抓实师德师风,推进新时代教师人才队伍建设改革
不断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探索教师育德能力提升新模式,开展“明师道 强师德 铸师魂 做新时代教育筑梦人”培训班,进一步强化新进教师、新一届教师党支部书记、青年教师班主任、中青年骨干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推进人才评价体系改革。全面施行职称评价“代表作”制度,推进人才分类评价发展。落实人才引进“破五唯”,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引进标准。实施薪酬分配体系“破五唯”,完善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薪酬分配体系。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发展工程。不断完善教师成长发展体系顶层设计,聚焦人才发展机制保障,强化人才项目的过程管理、跟踪及考核,建立以分层培养、目标激励、多元发展为核心的“三位一体”中医药人才发展模式。实施教师发展五大人才工程(高峰人才引领工程、优秀青年人才培育工程、青年英才开发工程、转化型人才提升工程),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培养孵化中医药高水平人才队伍。
七、服务健康战略,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
大力推进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协调争取十四五国家中医(肿瘤)中心、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国家中医康复中心、中医特色重点医院等重点项目,高水平完成附属医院等级复评审,加强临床专科评估和规划,推进东西南北四大中医医联体建设,积极参与长三角中医一体化,继续深化临床数据中心建设,开展三级医院绩效考核和内涵建设等常态化监测评价工作。持续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建设优质医疗服务品牌,加强对合作共建医疗机构的质控管理及附属医院、医联体、区校合作单位一体化管理。持续加强中医临床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联合规培学组开展骨干师资培训及表彰。推动中西医结合创新发展。推进附属医院与综合医院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攻关,制定推广中西结合诊疗方案。对标国家重大需求,提高研究所社会服务功能,论证中西医结合疫病研究所等新申请研究所的建设方案,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水平。完善中西医结合研究院、中医西医汇聚创新研究院建设,推进我校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联合成立上海市中西医神志病研究所,开展更多实质性合作项目。落实市中医药管理局“支持高校强强联合,推动中医西医汇聚创新”实施意见,完成“三年行动计划”中西医协作高地建设(中医西医汇聚创新研究专项)的申报工作,推动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八、坚持融通中外,促进中医药国际化和现代化
启动新一轮世界卫生组织合作项目。完成新一轮(2021-2024)的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的申报、全球专家评审、WHO再确认等工作。启动世界卫生组织合作新项目(术语、传统功法、康复)。加强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研究中心(院)内涵建设。调研国际标准化研究中心(院)的建设目标和发展规划、体制机制建设、人才培养、绩效考核和晋升机制、大楼的硬件建设与学科分布,明确研究院的建设宗旨和发展目标,细化软件建设规划,确保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同步进行。
九、加强内部治理,做好各项保障工作
加强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学校文化建设机构,推进学校精神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建设,提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成效。实施室外雕塑群提升计划,开展文化地标命名与展示项目,推进师生公共空间文化提升工程,打造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环境文化。召开精神文明建设大会,总结表彰文明建设先进典型,迎接2021-2022年度上海市文明校园创建中期考评,开展2021年度学校精神文明好人好事评选,推进文明建设常态化。持续推进落实增收节支工作。制定2021年度增收节支工作方案。召开增收节支工作督办会议。开展增收节支工作进展情况中期检查。总结各部门年度增收节支工作完成情况。大力推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研究中心”项目建设。2021年9月完成地下工程施工,2021年11月完成辅楼结构封顶,2022年1月争取主楼结构封顶。发挥审计监督保障大局作用。强化各类审计事项的整改工作,加强对历史遗留问题的清理和整改。加强重大项目过程监督,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研究中心”新建项目系列工作,促进规范与效率并重。加强重点领域的管理,开展基建修缮工程过程跟踪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强化后勤服务育人能力。深化“服务育人”后勤实践,开展校园“毕业季”、“节能减排宣传周”、“垃圾分类宣传月”、“节约粮食 光盘行动”等后勤主题教育,在服务实践中引导学生加强健康环保理念,积极推进绿色校园建设。完善“服务育人”模式体系,结合校园“新生季”,开展劳动素养教育及后勤岗位实践体验,指导学生参与教室管理、食堂值班、节能巡查、环境督察等工作,引导学生爱校护校的理念,弘扬爱校如家的精神。加强“服务育人”后勤党建,推进“蒲公英计划”后勤党建品牌建设,开展服务育人经验交流会。
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持续推进党建质量提升工程,加强党内外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定落实十四五党建工作分规划。加强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举办附属医院近年来引进的科主任专题研修班。支持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做好学校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换届工作,组织开展党派和团体班子成员学习培训班。召开新时代高校党建研讨会。进一步完善干部管理相关制度,制定学校《2021-2025干部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修订校内巡查工作实施方案、继续开展对二级学院和附属医院巡查和巡查“回头看”。开展政治生态分析,制定学校政治生态分析工作办法,开展政治生态分析工作调研,撰写学校政治生态年度分析报告。落实监察派驻改革,制定《上海中医药大学关于实行派驻改革的实施方案》,落实派驻改革相关工作。
十一、压实工作责任,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落实疫情防控各项管理规定,完善应急处置流程,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强化应急储备保障。坚持举一反三、查漏补缺,不断提升防控能力和水平。做好校园防疫研判,紧盯关键点关节点,健全完善疫情防控长效机制,指导督促附属医院持续强化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