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思政”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项目入选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典型案例


近日,市教卫工作党委公布了系统内100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典型案例,我校申报的“中医药文化+思政”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项目入选。市教卫工作党委要求各单位进一步立精神支柱、树价值标杆、育时代新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深入人心,为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贡献力量。

上海中医药大学自2020年与浦东新区张江学区14所中小学签署合作共建协议以来,聚焦推进“中医药文化+思政”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通过纵横协作、整体贯通的方式,促进课程一体化内涵式发展,针对学生实际需求、破解课程建设难题,从而构建好思政协同育人体系。

顶层设计与组织保障,形成思政教育的“施工图”

学校以“统筹衔接、双向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理念为指引,充分发挥中医药院校鲜明的专业特色,致力挖掘中医药文化中的思政因素,强化顶层设计、健全组织保障,有力推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学校建成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中心,成立“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及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各大中小学相关领域专家担任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加强一体化建设工作的专业指导,形成协同机制,绘好建设“施工图”,促进一体化建设工作融合发展。

从“联动”到“互通”,共绘思政教育“同心圆”

学校不断创新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师资培养模式。发挥上海中医药大学名师、名家引领作用,做好思政课程的集体备课。在兼顾各学段衔接的基础上,建构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并能实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思政教育方法体系。以教学交流与学术研讨为平台,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研究能力,做到教研相长,大中小学教师取长补短,“协同作战”,构筑育人共同体。在张江学区内举办“岐黄中国——我在讲台上说中华文明”思政说课比赛,分为思政学科、学科思政、活动思政、家校思政四大版块,近30名骨干教师参加。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引领示范作用,以种子教师培养为抓手,健全大中小学思政教师培训制度,通过专题理论轮训、挂职访学、项目资助等形式加强对大中小学思政骨干教师的培养。张江学区各成员校选拔推荐了10位种子教师,受邀参与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该校研究生开设的《岐黄中国》系列多门特色课程的学习。来自建平实验张江中学的程启玲老师在学习后谈道:“毕业后第一次重返大学校园,我倍加珍惜学习机会。‘岐黄中国

文化基因系列’是一门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的课程,它让我们接触到世界各地的文化,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促进文化创新和发展,对于我们在全球化时代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优势+高校特色,打造思政教育“特色牌”

上海中医药大学成立了“杏马先锋”博士团,由349名来自中医、中药、针灸等不同专业方向的博士组成,其中243人进社区,106人进中小学。他们通过发挥学科优势,将名师、名课等优质资源下沉,推出有示范性的大、中、小学分层分类课程体系以及特色校园活动,播撒健康中医药的种子。目前,博士团已经为张江镇10多所中小学、30多个村居提供义诊、健康咨询、功法教学、中医药文化科普等服务。

张江学区14所中小学联合举办丹青颂百草,岐黄润少年——岐黄中国——我用画笔描绘中华文明书画摄影展”,历时3个月征集了大量的中医药文化书画学生作品。孩子们通过绘画、书法、摄影、视频等艺术表现形式展示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和现代应用,活动提升了张江学区学子的艺术核心素养与传统文化自信。

张江学区还开展了“岐黄中国——我从典籍中探中华文明”的征文演讲活动。张江学子踊跃参与活动,认真阅读上海中医药大学的系列赠书,撰写中医药文化典籍的读后感,最终以演讲的形式来呈现。

下阶段,上海中医药大学和浦东张江学区将继续坚持做好跨学段大教研和跨区域大交叉、跨界校际大科研,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持续增强合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