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聚上海,中医药高校共商世界一流中医药学科未来发展之路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世界一流中医药学科建设,奋力书写建设教育强国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1130日,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世界一流中医药学科未来发展论坛在上海召开。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唐志书、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季光、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伟、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余曙光、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程海波、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高秀梅、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陈忠、安徽中医药大学校长许钒、河南中医药大学校长王耀献和湖北中医药大学校长陈刚,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一级巡视员郑锦,上海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处处长、市教卫工作党委研究室主任、市教委综改办主任林炊利,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国强等出席,共商世界一流中医药学科未来发展。

季光致欢迎辞。他指出,中医药双一流高校要主动着眼未来,对接国家战略需求,聚焦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提升,聚焦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聚焦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推动一流中医药学科发展。他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建立中医药高校共享资源、共话发展、共谋良策的会商机制,探索建设世界传统医学评价体系,走好世界一流中医药学科未来发展之路。

郑锦在致辞中指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中之重,也是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重点任务,中医药高校群策群力,主动布局,对于积极促进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有机融合,加快打造出具有比较优势的世界一流中医药学科,具有重要意义。

论坛报告环节,林国强作“中药创新研发之机遇与挑战”主旨报告。林国强指出,国内外形势变化使我国医药事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为中药新药研制开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上海中医药大学聚焦中药新药创制进行前瞻布局,建立了较完整的中药创新研发体系,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可借鉴的路径和范式。

在专题报告环节,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唐志书强调中医药高校应共同协商、科学自主确定“双一流”标准,通过内在需求牵引加强内涵式发展。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高秀梅分享了天津中医药大学持续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全面提高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经验。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程海波介绍了南京中医药大学通过“双峰打造”工程,布局建设特色交叉学科,奋力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的实施策略。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伟聚焦中西医协同、人才引培实践,交流了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经验。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余曙光提出以智慧赋能,走好中医药学科创新发展之路。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陈忠倡议要聚焦学科内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

林炊利对当前高等教育政策动向进行深度解读,强调高校办学和学科发展评价将由学科排名等荣誉驱动的外循环调整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使命引领的大循环,为中医药学科建设,从发展路径、学科方向、培养模式、科研范式、评价导向上提出策略建议。程莹介绍了中医药大学在软科主要排名中的表现、中医药相关评价体系建设思考与探索。

此次论坛,专家们从多维度、多视角对中医药学科建设发展现状、难点痛点及瓶颈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围绕世界一流中医药学科未来发展的逻辑思路、框架举措等进行了专题研讨,从不同角度发表真知灼见,视野开阔,为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贡献了智慧和方案。

我校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及附属医院负责人参加此次论坛。会上,我校创新中药研究院和附属普陀医院签约共建“联合研究中心”。[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