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育人论坛暨2025年新学期学生工作会议召开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全国教育大会、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325日至26日,学校召开杏林育人论坛暨2025年新学期学生工作会议。校党委书记曹锡康,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季光,中国科学院院士、创新中药研究院院长林国强,市教委德育处副处长杨长亮,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孟煜,副校长王璐出席会议,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研究生培养单位主要负责人、学生工作负责人、全体专、兼职辅导员及青年教师班主任以及导师团导师代表、研究生学科组组长代表参会。

会议以“凝聚思政引领力,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为主题,为期两天,聚焦新学期学生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开展了深入交流研讨。

会议对优秀辅导员、就业工作、征兵工作、“跨界协同育人共同体——服务学生成长导师团”工作以及在市级和国家级各类评选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会上对“三融”辅导员工作室等6个远志领航辅导员特色工作室和“小柴胡”心理育人工作室等2个远志培优辅导员特色工作室进行立项。同时成立了“智创知行学科组”等25个上海中医药大学“跨界协同育人共同体——研究生学科组育人”项目。

曙光临床医学院师生团队聚焦中医非遗保护作汇报展示。创新中药研究院师生代表以情景剧的形式,展示了中药创新学科组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科学研究日常的探索实践。林国强院士在寄语中表示,要将科研工作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秉承传承不固步、创新不离宗的理念,以敬畏之心弘扬、以创新精神发展中医药这座伟大宝库。

康复医学院辅导员孙雅静以《传承医道,共话使命,从中医药的前世今生未来谈青年责任担当》为题进行了主题班会展示。

中医学院党委书记夏文芳以导师团内涵建设为主题,分享了学院围绕五育并举主线,以“一团一特色”推进导师团工作的经验与成效。国际教育学院党支部书记成琳围绕“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工作,分享了学院进一步强化“知华友华”教育与专业能力培养融合的探索。中药学院党委书记车荣华聚焦就业育人新范式,分享了学院以“新”应变、以“融”聚力、以“质”致远,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思考与实践。

杨长亮表示,希望上海中医药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聚焦重点工作,提升思政引领力,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孟煜对新学期学生工作进行部署,她希望我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聚焦学生工作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持续发力,进一步凝聚思政引领力,持续铸魂育人,不断创新赋能,进一步提质增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贡献。

曹锡康充分肯定了2024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对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祝贺。他指出,学生工作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和范式创新上勇于突破,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育人工作案例。针对下一阶段工作,他要求全体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围绕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向“日常生活”,以日常思政之“微”,铸育人之“大”。全校教职工要统一思想,把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共同的责任。要抓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要重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要用心用情做好学生工作,在政治上引导学生、在学业上关心学生、在生活上关爱学生。与此同时,全校上下也要共同关心和支持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二是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协同”,聚育人之“力”,筑大思政之“局”。要构建课内课外协同、校内校外协同、线上线下协同的育人系统,一方面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另一方面持续深化课程思政的探索和建设。要用好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钻研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精神。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各类活动,引导学生亲眼观察、亲身体验社会的变迁和国家的发展。

三是上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一课”,汇一盘棋之“势”,筑高质量就业之“基”。坚持价值引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在应届毕业生中针对性开展就业预期管理和就业心理辅导。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领导班子要带头发动全员促就业,尤其要发挥好研究生导师在学生就业中的指导作用。多措并举开展就业育人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择业信息和就业渠道,鼓励毕业生建设家乡、扎根基层,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本次论坛还围绕深入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学习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开展了专题培训。曹锡康以《如何增强领导能力,提升领导艺术》为题,为参训教师讲授第一课。培训还邀请了来自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部易班发展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的专家分别围绕教育综合改革、网络思政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日常管理等主题授课。

会后,与会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和青年教师班主任分成四组,结合会议精神和培训内容,围绕学科组育人、辅导员队伍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心理就业资助育人、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等主题,分别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本次杏林育人论坛通过总结、表彰、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持续增强学生工作队伍思政引领力,推动我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质增效。[学(研)工部、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