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烘焙 药膳营心 “一站式”学生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举办


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落实“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目标,625日,公共健康学院联合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举办上海中医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季“正念烘焙 药膳营心”主题实践活动。我校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负责人,中国生命关怀协会注册静观师刘晶晶,40余名学生共同参与。活动将心理健康工作与中医药文化传承结合,以“正念”为引,以“药膳”为媒,融入劳育、美育,引导学生在制作“玫瑰山药茯苓糕”过程中舒缓压力、调养身心,深刻感受中医药膳文化魅力,体悟传统养生智慧、增强文化自信。

活动精心选取了融合粘米粉、糯米粉、山药、茯苓与可食用玫瑰的“玫瑰山药茯苓糕”作为实践载体。这道精致药膳,其配方设计深植于中医“因时制宜”的养生理念:夏至时节,暑热夹湿,此糕所用山药健脾益气、茯苓利水渗湿宁心、玫瑰疏肝解郁行气,三者巧妙配伍,正合夏季“清热解暑、健脾祛湿、益气养阴、宁心安神”的养生要旨,展现了中医药膳“寓养于食”“药食同源”的魅力。

在专业老师的引导下,从精确称量药材粉料开始,当指尖滑过粘米粉的细腻、糯米粉的微粘、茯苓粉的颗粒感,以及山药粉独特的粉糯质地时,同学们不仅可以学习辨识常用药食两用食材的特性,更在触觉的专注中体验正念的力量。分次注入温水调和湿粉,追求“捏可成团,触之即散”的松软状态,这既是制作糕点的关键步骤,也暗合中医调和阴阳、讲究分寸的智慧。

蒸制等待期间,师生围坐品鉴室,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身心体验。同学们纷纷表示,在搓粉、过筛、压模的专注过程中,纷繁的思绪得以沉淀,紧张的情绪得到舒缓。指导老师巧妙地将同学们的实践感受,与中医药养生“形神共养”“调身调心”的核心要义相联结,更点明正念的“觉知当下”“不评判”“接纳”等核心要素,与中医强调的“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等养心之道高度契合,共同指向身心和谐的终极目标。一次简短的静坐呼吸练习,让同学们更深切地感受到将中医“内观”智慧与正念觉知相结合的力量。

在“正念饮食”环节,老师引导同学们调动所有感官:欣赏糕点源于自然的色泽与形态;深深吸气,辨识融合了米香、药香与花香的复合层次;感受糕体温润弹性的触感;最后小口品尝,让舌尖细细体会谷物清甜、茯苓微甘、山药粉糯、玫瑰馥郁在口腔中层层释放的美妙过程。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更是一次中医药传统文化与现代正念智慧的创新性对话与深度碰撞。公共健康学院将持续探索中医药特色优势融入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与文化传承的新路径,为培养兼具专业技能、健康身心与深厚文化底蕴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公共健康学院、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