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探讨中医学术发展规律,我校终身教授王庆其主编《黄帝内经学术发展史略》出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医学术史的研究是探索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的重要途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近日,我校黄帝内经国际研究院院长、终身教授王庆其带领其博士研究生李海燕、姚怡等,历时十载寒暑,编著的《黄帝内经学术发展史略》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从中医学术发展史的角度,对《黄帝内经》(简称《内经》)自秦汉至清代前期的学术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分析、研究和反思,展示了《内经》理论在后世的传承、变化与发展。本书名《黄帝内经学术发展史略》,旨在溯源析流。首先“溯源”,沿历史发展之轴,纵向结合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特点,梳理历代医著文献对《内经》的传承发展;其次“析流”,沿中医学术发展脉络,立足于中医理论体系,并根据王庆其教授提出的“《黄帝内经》立论三体系”的观点,划分为哲学思想、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三部分,横向研究后世医家对《内经》理论的阐释、发挥及运用,提炼学术思想,评判剖析得失。全书资料丰富,结构清晰,纵横交错,全面勾勒出《内经》学术发展在不同阶段的历史特征,有助于系统挖掘、传承《内经》学术精髓,探讨中医